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多部委发力民营企业拖欠账款,怎样才能跳出“屡清屡欠”的怪圈?》。
几天时间,文章阅读量达到16400多,点赞、分享1000多,评论291条,读者地域分布达到30多个省区市。
我知道,之所以引起网友热议,不是我的文章写得好,而是这个问题戳中了很多人的痛处。
从网友的评论留言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清理欠账的肯定和期盼。很多网友认为,“当前拖欠款问题已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希望清欠彻底,不要只是行行文,要付诸行动,真正把政府、央企、国企欠民营企业的旧账结清”。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若真有决心和真心清账,可以将清欠效果列入领导干部绩效和升迁考核指标”。
二是对长期拖欠的苦楚和无奈。“我是很小的一个企业,为了做第三方,被中建海峡欠了三千多万。”
“中铁十局欠我们88万,区区88万,法院判决了都不给,现在要申请强制执行,不知道能不能执行下来。难道一个央企连这点钱都没有?”
“欠的十年了谁来管?审计完了,款也批了,审计局卡着不出意见,不付款,有什么办法?”
可谓字字千金,声声血泪。
三是对资金困局的关注和担心。有的网友直指要害,“清欠的前提是要有钱,钱从哪来要明确,这是根本问题”。
更有人表达了对当前资金困局的担忧:“讲了政策,发了文件,但能落地执行吗?”
“地方财政连工资都无法保障,还如何有效解决拖欠中小企业欠款问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目前,承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任务的两大重要部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均已对此发声。
中国人民银行表态,将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
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已经有金融机构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展期降息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中央早在6月便开始着手处理地方债务问题,近期一些国有大行为一些省份提供万亿级金融支持,有效缓解了融资平台债务压力。
除了金融支持外,财政部的有关措施也在稳步开展。
作为一揽子方案举措之一,财政部将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允许地方发行再融资债券来置换,从而延长化债期限,降低利息,缓释风险。
目前,福建等地已经指导有关地区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申报和评审工作。
除了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之外,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三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化债资金来源,积极推动化债工作。
正如网友所言:“政府要真正想解决拖欠民企欠款的问题,就一定会有办法、有能力解决的,关键看是安慰大家还是真正想为民办实事”。